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剛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民眾出游熱情高漲、文旅行業復蘇勢頭強勁、消費市場表現亮眼。透過沸騰的“五一”,讓世界再次看到一個處處充滿生機、處處孕育希望的活力中國,再次印證“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觀察中國經濟,節假日無疑是一個絕佳窗口。打開“五一”假期消費市場成績單,一組組數據涌動著經濟發展的澎湃活力。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70.8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8.90%;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9%;全國示范步行街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21.4%和87.6%;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透過躍動的數據,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五一”消費的紅火態勢。從餐飲住宿的紅火,到景區景點的熱鬧,再到商場影院的爆滿,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五一”,是一個充滿活力、熱血沸騰的“五一”。“五一”消費火熱,折射出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展現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強勁脈動。
透過沸騰“五一”,看見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預期持續改善,帶動市場銷售明顯回升,服務性消費穩步改善,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景區熱鬧非凡,餐館等位排隊,機場車站人流如織……“五一”假期,人們外出旅游熱情高漲,全國多地迎來客流高峰。人流、車流、資金流的流動,帶動節日經濟不斷升溫,映照著消費信心的不斷提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6%,比去年全年明顯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因素。放眼今日,一幅旅游熱、消費旺、市場暖的動人畫卷正在舒展開來,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
透過沸騰“五一”,看見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在“消費提振年”背景下,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能,至關重要。“五一”假期,面對旺盛的消費需求,各地鉚足了勁兒,共同推動消費市場快速恢復。重慶舉辦第八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攜手平臺發放文化和旅游消費券;山東淄博開行燒烤專列、提供免費停車,吸引游客到訪;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提前開園、常態化開放夜長城,迎接客流高峰;上海推出打卡點配置充電寶、軌道交通延時收班等服務……實實在在的實惠,有效激活了消費市場,提振了消費需求。眾多游客出行,多元消費火爆,線下與線上“齊飛”,實物與服務消費“兩旺”,“流動的中國”呈現出升騰氣象,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正昂首闊步走向未來。
激發蟄伏的潛力,增強回升的動力。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中的起點也是終點,既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全球最大,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長期來看,我國消費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消費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消費提質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五一”假期結束,但火熱的勁頭在持續,發展的活力在迸發。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不斷把中國大市場蘊含的消費潛力釋放出來,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中國經濟航船駛向更光明未來。(丁恒情)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