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67歲患者顱內“炸彈”在五指山市就醫被成功摘除

      突發意識不清

      腦內竟藏“炸彈”

      5月7日,記者從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獲悉,該院海南省凌鋒神經醫學中心近日成功摘除一名67歲女性患者的顱內動脈瘤 ,這是海南中部地區醫院成功實施的首例右側后交通動脈瘤開顱夾閉術,目前該患者已轉入重癥監護進行恢復治療。

      術前CT

    圖片

      今年67歲的黃奶奶家住保亭,日前,因突發意識不清有5個多小時,經家人發現后,立即送往五指山市的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因黃奶奶有10年的高血壓病史以及前段時間曾突發頭暈、頭痛、輕微嘔吐癥狀,并且抵達醫院時處于淺昏迷狀態,對光反射遲鈍。經海南省凌鋒神經醫學中心專家會診后,診斷黃奶奶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急需手術。省第二人民醫院第一時間協調相關科室,迅速開通綠色通道,經過綜合評估,海南省凌鋒神經醫學中心團隊決定為黃奶奶開展“右側后交通動脈瘤開顱夾閉術”。

      術中CT

      開辟綠色通道

      為生命跑出加速度

      歷經3小時,海南省凌鋒神經醫學中心團隊成功為黃奶奶實施了右側后交通動脈瘤開顱夾閉術,順利拆除了這顆“顱內炸彈”,目前黃奶奶已轉入重癥監護進行恢復治療。

      據了解,顱內動脈瘤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因死亡率、致殘率極高,被稱為“顱內的定時炸彈”。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為省二院腦血管疾病的診治“如虎添翼”,同時也意味著五指山市及周邊市縣腦動脈瘤等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大大降低外出就醫的轉運死亡風險和奔波勞頓之苦,減輕就醫的經濟負擔。

    圖片

      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是指腦動脈內腔的局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一種瘤狀突出,顱內動脈瘤多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因為死亡率、致殘率極高,被稱為“顱內的定時炸彈!”

    圖片

      腦動脈瘤在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生,最常見35至60歲之間。尤其是春季及冬季,氣溫變化明顯,由于動脈瘤壁薄,極易破裂引起出血。在出血的病人中,約1/3在就診前死亡,所以CT明確有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要盡快進行CT腦血管造影明確病因。而腦動脈瘤破裂來勢兇險,更需要盡早手術夾閉或者介入栓塞動脈瘤,以挽救寶貴的生命。

    原標題:首例!67歲患者顱內“炸彈”在五指山市就醫被成功摘除

    責任編輯:章慧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市縣融媒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