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零碳運行管理中心可實時監控各種數據。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通訊員 王宏民
橘紅色的“空中造樓機”穩穩地套在主塔樓頂部,兩臺國內最大的動臂式塔吊正有序作業,這是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未來海南自貿港第一高樓——海南中心項目現場。隨著AI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工友”蓋房正變為現實。
空中造樓機。
“空中造樓機”是一座輕量化頂模集成平臺,由支撐、頂升、掛架、鋼平臺及附屬設施等系統組成,集成了控制室、材料堆場、生產設施、施工作業面及安全消防等功能。在“空中造樓機”的加持下,百米的高空作業變得如履平地,極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數,項目建設以平均9天一層樓的速度向上“攀爬”。預計今年年底,該項目將完成主塔樓核心筒34層結構,成為海南城市天際線的新風景。
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東新院區項目現場,有著兩只萌萌大眼睛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格外顯眼,它是搭載紅外攝像頭、環境監測傳感器、5G通信模塊、北斗GPS雙模高精度定位模塊的機器人,全天候執行定制性巡檢任務,實現降本增效,使安全管理更加精準高效。
巡檢機器人在作業。
該項目總工楊亮通過中鐵建設集團自主研發的156智慧建造平臺對巡檢機器人進行遠程操控,通過手指輕觸按鈕,整個項目建設全流程呈現在眼前。
“機器人工友”可深入到“危、繁、臟、重”等施工現場24小時作業。4月6日晚10時許,在三亞河東路月川段,市政維護工人用管道檢測機器人為排水管網“體檢”。工人用平板操縱管道檢測機器人在下水道深處作業,工人通過機器人的視角實時監控,對管道內的污泥、銹層、結垢、腐蝕、裂紋等狀況進行探測和攝像。管道檢測機器人既保障工人的安全,又提高工作效率。
在三亞河東路月川段,管道檢測機器人為排水管網“體檢”。
“機器人工友”還是家裝領域的多能手,能完成如刮膩子、打磨、涂料施工等各種個性化定制的工藝。在海南科技館項目現場,中建八局的工作人員操作平板電腦指揮粉色的膩子打磨機器人作業。除此之外,涂敷機器人、地坪研磨機器人等多款機器人陸續投入到施工中,可長時間連續作業,確保施工高質高效,有效降低人力勞動強度。
工作人員操作平板電腦指揮粉色的膩子打磨機器人作業。
海南全省“智慧型”工地越來越多,智慧管理信息平臺讓項目建設實現精細化、綠色化、智慧化的生產和管理,在這類工地上,再也見不到往日漫天飛揚的塵土、灰塵撲撲的工人、雜亂無章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叮當作響的工地設備??梢灶A見,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5G等技術的深入覆蓋,以機器人應用為代表的智能建造時代正在到來。
原標題:空中造樓、管道檢測、家裝施工…… 走進智造時刻
責任編輯:莫淼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