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5月5日下午召開,會議指出,要大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倍加珍惜愛護優秀企業家,大力培養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是具有良好素養、擁有卓越技藝,能夠獨立制作、修理各種技術復雜的制造物,快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技術技能人才,尤其是大國工匠。
大力培養大國工匠是打造大國重器的需要。大國重器牽涉國脈國運、關系民族盛衰、奠基國際地位,大國重器展示大國風采、挺起民族脊梁、彰顯中國精神。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國重器的生產制造,離不開大國工匠。這些年來,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不斷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從“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從長征五號火箭到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從“北斗”組網到“奮斗者”深潛,從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這些科技成就、大國重器、超級工程都離不開大國工匠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實干,刻印著能工巧匠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身影。在引領技術創新乃至打造國之重器的道路上,不僅需要科學家,也需要技術工人、大國工匠。
大力培養大國工匠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需要。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當前,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中國正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對技術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截至2021年底,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但我國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大國工匠更為稀缺。正因此,壯大技術工人隊伍,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既是當前之需,也是長遠之計。
大力培養大國工匠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需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隨著我國產業向高端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發展,推動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使用,推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不斷創新,形成新的產業分工和新的產業部門,知識和技術密集型崗位不斷增多,技術性要求不斷增強。推進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技能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需要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有力支撐。
強國建設,“匠心”鑄就。新征程上,大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重視發揮技術工人隊伍作用,使創新才智充分涌流,就能凝聚起強大的創新動能,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向秋)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