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里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發
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根本任務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具體要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凝心鑄魂筑牢根本,二是錘煉品格強化忠誠,三是實干擔當促進發展,四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五是廉潔奉公樹立新風。
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今年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是一件事關全局的大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明確要求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黨中央下發的《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意見》對這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目標任務、方法措施作出了明確規定。4月3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錨定這次主題教育的目標任務,各級黨組織要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取得預期效果。
開展此次主題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內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具體來說,廣大黨員、干部要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凝心鑄魂筑牢根本,二是錘煉品格強化忠誠,三是實干擔當促進發展,四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五是廉潔奉公樹立新風。五項目標任務組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既是此次主題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構成了主題教育的目標指向。
廣大黨員、干部要凝心鑄魂筑牢根本。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的經驗凝結。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主動自覺經受思想淬煉、精神洗禮,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廣大黨員干部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各項工作。只有信仰堅定、理論徹底、思想統一,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廣大黨員、干部要錘煉品格強化忠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對黨忠誠是中國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格。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主動自覺地錘煉政治品格,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真心愛黨、時刻憂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擁護“兩個確立”體現于理想信念、立場定力、政治生活、擔當作為上,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黨鍛造成一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堅硬鋼鐵。
廣大黨員、干部要實干擔當促進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月13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莊嚴發出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總動員令。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任務無比繁重和艱巨,使命無上偉大和光榮。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主動自覺講政治,胸懷“國之大者”,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緊緊扭住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聚焦問題、知難而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廣大黨員、干部要踐行宗旨為民造福。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列寧繼承了這一思想,認為“在人民群眾中,我們畢竟是滄海一粟,只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管理。否則共產黨就不能率領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就不能率領群眾,整個機器就要散架。”毛澤東指出,“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體是什么呢?就是中國的老百姓。”他深情呼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事訪問期間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動了無數人,“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他強調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主動自覺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通過做大“蛋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大黨員、干部要廉潔奉公樹立新風。黨的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作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推拖繞”等頑瘴痼疾仍然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充分肯定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深刻指出,“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就有“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這次主題教育要重點檢視整改的問題,那么這次主題教育就堅決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那一套。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形式主義,要提前預判、有效防范、堅決克服。”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主動自覺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持續糾治“四風”,把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當好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引領者、營造者、維護者。(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原標題:緊緊錨定主題教育的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